编者按:加强和改进网信工作的协调发展,通过新技术、新模式把学校的管理运行整合起来、统筹到位,运用信息化、智慧化手段,推动学校常态化管理的重大升级,更好地支撑、服务、保障学校事业全面发展,是学校对网信工作领域寄予的新期许,也是“十四五”期间,网信工作部门和全校网信工作队伍立足本位,服务学校中心任务的目标定位和努力方向。
“十三五”期间,数以百计的北大网信人或扎根基层、或奋斗在一线,深耕北大的网信事业,甘居幕后,默默付出,用钉钉子的专业精神和24小时在线的敬业意识,开发、运行和维护着校园的信息化系统,确保了北大网信事业的长足发展以及对学校各项事业的鼎力支持。
作为网信工作归口管理部门,网信办从职能定位出发,加强统筹协调,促进上下沟通,通过开展培训交流、推进业务协同等各种形式,加强网信工作队伍建设,也是实现学校期许的举措之一。网信办微信公众号“未名赛博空间”推出一线风采栏目,为校内网信人及各单位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分享工作经验,进行工作交流的窗口和平台。新闻网刊载该栏目文章,带读者走近北大网信人,了解他们的一线工作风采。
【人物介绍】
黄艺燕,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2003级本科生。2010年从北大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教务部综合办公室下的网络室工作。
十年间,黄艺燕立足教务工作,扎根网信事业,是北大网信加快发展历程的参与者和见证人。立足北大网信工作的新起点,我们特意采访了黄艺燕,请她回顾十年网信工作中的变与不变。
黄艺燕
Q:黄老师您好,非常高兴您能接受这次访谈。您当时所学的计算机作为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十分看好,而您当时选择了留校工作,您是如何考虑的呢?
A:网信是我毕业留校从事的第一份工作内容,也是十年来我的主要工作内容。不久前,我遇到我的研究生导师,他问我:“你还在毕业时留的那个部门吗?”在得到我肯定的答复之后,他继续问:“不想换个地方吗?”“嗯,暂时没想。”实际上,当年他知道我要留校之后,还是有些小失望的。他一直很关心学生,盼望学生们可以有很好的出路,去到更国际化的平台,在更广大的天地里得到更好的发展。
当初选择留校,因为喜欢教育,喜欢这个园子,也一直喜欢思考和教育有关的问题,就业季在机缘巧合下发现教务部招聘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觉得工作岗位与专业很对口就决定应聘。实习一个月下来,觉得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自己的专业能力可以帮上忙,就留下来了。
Q:这十年工作当中,您作为网信工作成长和发展的见证人,可以谈谈这十年间让您印象深刻的事情吗?
A:十年可以让一个不会说话走路只会吸吮哭闹的婴儿,成长为可以奔跑欢跳、可以娓娓道来的翩翩少年。十年也可能让你发觉离别多年再见的大学同学还可以是当年英俊美丽的老样子,似乎岁月并没有留下痕迹。我回忆这十年自己的工作,表面上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但事实上,工作内容已经全不一样了。
总的来看,2010年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年,不仅是因为我刚入职,更重要的是在那一年,新的学籍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这是教学管理系统由PB迈向B/S的开端,是2004年规划的“北京大学学生综合信息服务管理系统”的首个项目成果。那一年,北大依据新的编码规范,启用了新的人员编码和单位编码。
那一年也是教务部信息化建设工作迈向高速轨道的起点,计算中心专业团队给予我们大力支持。来天平老师及其同事全权接手新教学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此后,我参与和见证了新的专业管理、课程管理、教学计划管理、学籍异动管理、辅修/双学位管理、无学籍学生管理、教室管理等子模块、子系统的逐步上线运行。正是有了强大的开发力量对教学工作持续支持,才有这些系统的建设完成,为此后的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年间,我还参与完成教务部学生网上服务中心的改革,推出全国首家中英文成绩单证明材料线上申请与寄送平台,完成成绩单证明材料样式的更新,设计全线上无接触式的可信电子成绩单的申办与寄送流程;完成辅修双学位的线上选课系统,实现抽签机制,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与计算中心团队协作,实现了主修、辅修/双学位统一选课平台、统一成绩登录平台;参与本部与医学部的深度融合,打通了医学部本科生在本部的选课壁垒;我还参与完成了本科生毕业审查系统的开发与实现,主要负责设计毕业审查工作中各项业务逻辑,完成学生、院系、教务部各角色的权限分析与设计。本科生毕业审查系统填补了毕业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建设上的空白,是跨学科人才培养背景下,能同时满足主修、辅修/双学位及跨学科项目人才培养需要的复杂度较高的审查系统。
今年疫情期间,网信工作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计算中心团队一过大年初二就开始全力投入工作,为春季学期的线上教学、为疫情相关的各个信息报送系统的建设日夜奋战。教务部除了要解决线上教学信息的整理和公开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要解决应届毕业生在校园封闭、无法返校的情况下如何申办各类学业证明材料的问题。我们和计算中心的来天平、沈苗等几位老师一起配合,第一时间用最快的速度启用了本来还在测试阶段的可信电子材料申办系统。学生线上申办材料,管理员线上受理并发送电子材料,实现了无接触的服务。后续,我们又进一步调整纸质材料的线上申办流程,增加快递寄送的服务。从此申办中英文成绩单可以像网上商城那样,下完订单后只需等待快递送货上门。该服务可面向校友开展,解决了外地校友办理中英文成绩单等材料仍需要进校办理取件的问题。
黄艺燕工作照
Q:从您切身的工作体会而言,您觉得这十年网信工作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呢?
A:以教务部门为例,十年前,教学相关的管理系统只解决了教学日常运行的基本需求,系统主要面向教学管理者,如教务部、研究生院和教务人员队伍,属于解决温饱问题的层次。现在的学籍教务系统除了满足基本管理需求,更多的在如何服务教学、服务师生方面下功夫,目前的学籍、教学、教务系统基本形成从入校到毕业的完整闭环。
就我个人而言,十年前,我需要受理大量的行政事务,每学期我都能收到来自院系、学生的选课、退课、成绩等相关的申请书,总计超千份。我日常需要响应院系、教务部各办公室,甚至是广大师生反馈的系统改进需求,而编写代码优化学籍教学相关系统,跟踪旧代码找bug修复bug,是每天晚上清净之后才能专心下来做的。
现在除了支持日常教学运行时的选课、退课、成绩相关业务外,我们网络室的工作重心大概包括三个:一是将教学管理相关的信息化建设需求传达出去,由计算中心专业的软件开发团队或者社会上软件开发公司负责具体的开发工作。我本人需要负责跟进系统开发情况,并协助各业务部门完成系统的测试和上线工作,以及反馈后续的改进需求。二是负责整理教学相关数据,与校内外各部门进行数据对接。三是负责教务部相关网站的信息与数据安全工作。这些变化充分体现了现在的信息系统更加精细、便捷、高效,也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Q: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的这些变化和进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您认为今天这些成果的取得可以归结为哪些原因呢?
A:我的体会主要有两点:
一是信息化建设、业务数据分析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十年,是整个国家信息化建设大发展的十年。教育现代化,要求教学管理现代化,因此教学管理系统必须加快更新步伐,紧跟本科教学改革,为本科教学改革铺上高速轨道。十年间,我参与的教学管理、学籍管理规章制度建设会、各类管理办法更新修改讨论会不计其数。以往每隔三年微调管理办法的工作节奏,已经变成了只要发现有调整必要就随时开会讨论的高频“update”。同时我还观察到,学校各部门的工作都越做越细了,每个单位都在如何更好地服务师生、服务教学、服务科研的问题上尽力做到更优。各部门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更强,对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更高。因此,各个部门中像我这样岗位的人,应该都能感觉到自己越发受到重视了,身上的担子也是越发重了。
二是信息化工作者需要协同,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工作更好开展,同时需要好的政策和制度,以及好的领导和规章。我是学校里一名普通信息化工作者,在学校大多数业务部门都能找到一两位甚至更多和我从事类似工作的人。在教务部网络室,就有同样来自计算机专业的2007级师弟洪星星和我一起工作,以上很多工作是我们一起做的。平时我们也经常讨论教学管理,喜欢就具体的工作沟通各自的看法,或研究具体的解决方案。在日常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我们也经常和计算中心的老师一起探索技术方案。
同时,我们发现技术方案设计得再精密、业务逻辑抠得再细、实现得再完美,都不如政策或制度上的一些再调整来得彻底。信息化建设不单只是技术能力,更重要的业务逻辑背后的工作思路、理念。领导、政策、制度、规章才是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关键。
工作讨论会
Q:网信建设离不开每一位基层工作者的默默付出。对于学校未来的信息化建设,您有哪些宝贵的建议和大家交流分享呢?
A:谈不上建议,只是一点思考供各位领导和同事们参考。
第一,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上,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可以做得更加深入和具体。具体来说,对于适用全校的信息系统,规划可以做得更加具体,深入到具体的业务逻辑中。这样可以使得规划内容能满足业务单位的需求,而且可以避免重复设计、重复开发的问题。
以校务数据平台为例,顶层设计应该参与到具体业务逻辑的设计与实现,同时做好各业务需求单位的沟通协调。要对校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获得可以用来支撑教学、科研管理决策的信息,这是各个业务部门共同的需求,理应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我个人认为要完成这一项任务,有两点最重要:一是强大的数据工具,这需要学校去考察调研,寻找适合北大的BI工具;二是数据分析人才队伍建设,这是任务成功的关键。如果只是购买了数据工具,没有进行数据分析人才队伍建设,就等于买了机器,但没有会使用机器的人。因此,我建议学校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适当增加人才经费投入,一方面可用于招揽社会上的精兵强将加入北大(现有的金融、银行、医疗行业都有非常成熟的BI数据分析师),引领校务数据分析;另一方面加强现有信息化人才队伍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将现有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培养成精干力量。
第二,建立信息化建设工作队伍,形成沟通联络机制,建立专业技能培训机制、专门的绩效考核评比机制。
在学校的行政工作中,有教务员、人事专员、财务专员、安全员等专门的业务人员队伍,但却没有建立信息化工作者专门的队伍,没有建立沟通和联络机制,缺少业务技能培训的机制,更没有专门的绩效考核评比机制。实际上,这应该是全校信息化建设工作非常重要的一支队伍,也直接影响着全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现在的网信办,正在努力做队伍建设的工作,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方向,也是相比以往很大的突破。
Q:感谢您的建议!也感谢每一位为北大师生默默服务的一线工作者。这次访谈真的让我们收获颇丰,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我们的访谈时间就要结束了,黄老师,在最后一点时间里,您来最后简单做一个总结和展望吧!
A:工作十年,接待过无数来访的学生,也接触过无数的学生姓名、照片、成绩等数据。我一直在幕后默默地、踏实地工作,感觉很充实。感谢网信办提供这个平台和机会,让我可以回顾十年的工作历程,让我确定当年的就业选择很正确,很适合自己,让我可以回望初心——希望能用自己专业知识和满腔热忱,为北大的本科教学助力加油,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这些宝贝的孩子们服务。
祝愿孩子们学业顺利,大学生活有收获有回味!
祝愿我心爱的北大蒸蒸日上,早日实现世界一流!
Q:好的!谢谢黄老师!
【教务部信息化成果巡礼】
“十三五”期间,教务部积极推进各业务领域信息化建设与升级。在教学管理信息化方面,建成了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评估、毕业审查、教学质量状态数据系统;在师生服务方面,上线了师生交流预约平台、自助注册和自助成绩单证书打印系统;教务部网上服务中心全面推出可信电子材料申办与纸质材料寄送平台等,极大地提高了服务品质。